廣東教育學會第十八屆廣東省中小校園長論壇在東莞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市基礎教育界的專家學者、校長、教師等1000余人參會。本次論壇以「『雙減』下構建校園家庭社會教育新格局」為主題,持續突出「雙減」,探究構建形成有廣東特色的校園家庭社會教育體系,完成最佳育人成效,推進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開展,並展示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廣東範例。
本次論壇緊貼一線需求,開設幼兒園、小學、中學3個分論壇,帶來3場圓桌論壇以及9場省內外名校(園)長主題陳述,並推出「校長星空:咱們育人實踐」欄目,向大家出現13場一線校、園長微主題講話,助力學術研究和教育教學作業。
12日上午,論壇開幕式由廣東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盧曉中主持,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路致開幕詞。張路表明,「校長論壇」是廣東教育學會學術研究品牌項目,至今已舉行了十八屆,對全面遵循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教育決議計劃布置,提高校園長領導力,推進校園管理現代化,繁榮學術氣氛,推進教育高質量開展,起到積極的效果。
據張路介紹,本次校長論壇舉行前,廣東教育學會以「『雙減』下構建校園家庭社會教育新格局」為主題開展了學術論文征集,共收到論文605篇,經安排有關專家初評、復評,評選出一等獎43篇、二等獎138篇、三等獎213篇。論文首要反映了幾個內容和特點:一是考慮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雙減」,努力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開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二是研究育人模式變革,在強化校園育人主陣地功能的同時,提高統籌使用校外資源能力,拓寬素質教育空間;三是探究「雙減」實施以來教師隊伍建設、家委會、家長校園新機製構建;四是針對校園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仔細剖析原因,摸索處理問題的建議方案。一線的校長、園長們從自己的作業實踐中考慮和探究而成的這些論文對立異育人模式,以評價改革引領校園(園)、家庭、社會協同共育,促進教育的高質量開展,供給了許多很好的論說和建議。
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璧亮出席論壇大會並講話。他著重,如何在「雙減」視域下進一步建立健全校園、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製,形成教育合力,完成最佳育人效果,這是教育作業者尤其是一校和一園之長應該積極考慮並探究處理的問題。省教育廳將持續依照中央和省的作業要求,強化校園育人主陣地效果,穩固義務教育「雙減」作業效果,並會同有關部分進一步加強校園、家庭、社會教育的指導作業,推進形成政府主導、部分協作、家長參與、校園安排、社會支持的協同共育新格局,奮力編寫中國式現代化廣東途徑的教育華章。
编辑:最新更新发布时间:2023-05-14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