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学校会举办绳王争霸赛去年我是年级冠军

    這個國慶假日,13歲的李樹潤每天要紮進一間自家擱置屋子改造的「運動練習室」,練習跳繩一個小時。
    李樹潤家住河北省滄州市滄縣杜生鎮東北莊村,是當地劉屯小學六年級學生。單搖、雙搖、交叉跳、花式跳,這些招式他都通曉。
    「節後學校會舉行『繩王爭霸賽』,上一年我是年級冠軍。今年想衛冕難度挺大,同學們都有進步,所以得多花時間好好練。」他說。
 
    劉屯小學地理位置偏遠,現在有教師12人、學生291人,所輻射的三個村子經濟狀況相對落後。2015年,學校組織了解調查發現,一半以上學生的父母長時間在外地打工,孩子多由白叟關照。
 
    「一些孩子自製力不強,簡單沈浸網絡、手機、電視。」劉屯小學校長王大勇說,「這還有深層次影響,比如導致孩子交往才能單薄、協作認識不強,近視率、肥胖率上升。」
 
    當時考慮到體育教師缺少、硬件場地缺乏等現實情況,劉屯小學決定在全校廣泛跳繩運動。「跳繩展開成本低,簡單上手,也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身體協調和應變才能。」王大勇說。
 
    當年秋天,劉屯小學初次在體育課上參加跳繩內容。一同,各年級展開「繩王爭霸賽」,優異者可當選學校跳繩精英隊,代表學校參加鎮、縣、市等各級比賽。
 
    通過三個月廣泛,跳繩運動在校內掀起熱潮,許多之前不愛運動的孩子都被調動了起來。「本來寫完作業他們就玩會兒手機,觸摸跳繩後會花時間練習,由於同學之間會比,看誰跳得多。」體育教師李殿堂說。
 
    展開跳繩運動帶來明顯成效,體質健康測試數據顯示:2015年12月,學生近視率為8.5%,肥胖率達到了9%;2021年12月份,學生近視率為4%,肥胖率為3%,孩子們的體質有效增強,均勻身高也有所提高。
 
    此外,劉屯小學連續五年在當地跳繩比賽中獲獎,多次代表滄縣在滄州市跳繩比賽中取得單項和團隊佳績。通過比賽,孩子們走進城市,開闊了視野。四年級學生劉夢丹說:「出去參賽,知道了大型比賽是怎麽比的,可以看到各個部隊小朋友的特征,發現自己和他們的距離。」
 
    如今,跳繩在劉屯小學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學校每年會議開一次跳繩文明節,利用空閑教室建設了「繩文明」展覽館,跳繩融入了每個孩子的學習和日子。滄縣教育局局長祁雅玲說:「下一步我們將深化開掘、支撐、推行跳繩等合適鄉村學校的體育項目,促進中小學教育事業高質量開展。」
 
编辑:最新更新发布时间:2023-07-31 01:59